无论是对于企业还是个人来说,复盘都是一个能让我们快速成长的方法,尤其是项目经理和PMO,你是带领项目团队的,每一次项目的完成,都有很多经验,俗话说,最大的浪费是经验的浪费!
复盘,才有机会翻盘。反思,才有机会反转。
复盘的作用在于快速找到问题,总结经验的同时,找到工作的突破点,发现可以完善的方向。
复盘的意义:对结果进行核对,并不断回顾、反思、研究自己的行为,从中找出规律,指导自己每天进步。复盘的步骤可以分为:记录分析、反思原因、探究提升。
-
总结主要分析成功或失败的原因; -
复盘不仅可以分析成功失败的原因,还能够通过假设的推演,找到不同的方法和可能性。
一、KPT复盘法
K (Keep):
保持对项目团队的及时沟通和协作,以及有效地分配任务和提高效率的方法需要继续保持。在这次项目中成功运用的技术和工具也需要保持并继续完善和应用。
P (Problem): 在项目中,我们遇到了许多问题,例如:
- 任务分配不清晰,导致某些任务需要多次返工;
- 有些团队成员在任务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;
- 一些问题没有及时得到沟通和解决。
T (Test): 下次项目中,我们可以尝试以下改进:
- 更明确的任务分配和任务周期;
- 在项目早期对团队成员进行培训和鼓励,提高其主动性和积极性;
- 增加更多的站会和每日迭代回顾会议,及时沟通和解决问题。
案例如在一个软件项目复盘中,团队不断遇到由于代码质量问题导致的延迟和返工,可以保持项目成员之间的协作沟通,采用代码审查工具来提高代码质量。通过测试不同的代码审查工具和流程,以及在团队中定期分享代码审查心得和经验,可以尝试改进并提高项目成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。
二、3R复盘法
Record记录:
我们在一个软件项目中,负责开发一个新功能模块。经过多次开发迭代,我们发现模块的功能不够完善,测试人员反复提出问题,导致了任务延期和返工。
Reflect反思[ruminate 深思]:
我们反思了项目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,发现以下问题:
- 没有在项目早期与测试人员合作,以便确认功能的正确性;
- 在设计和开发过程中,缺乏对用户需求的全面考虑,导致功能的不完备和不可靠;
- 由于多次迭代,任务时间和复杂度被低估。
Refine提炼[react 反应]:
我们从项目实践中提炼出以下改进方法:
- 与测试人员紧密合作,确保及时发现并解决错误和问题;
- 在需求分析和设计阶段,更多地考虑用户体验和功能完备性,编写更全面和准确的需求文档;
- 制定更严格的时间和进度计划,以便更准确估算任务时间和复杂度。
通过记录、反思和提炼,我们成功找出项目的问题和不足,并总结出了有效的改进方法和行动计划。现在,我们已经开始在这些方面采取行动,以确保我们的下一个项目顺利实施并取得成功。
三、KISS复盘法
K——keep:需要保持的
I——Improve:需要改进的
S——Start:需要开始的
S——Stop:需要停止的
适用场景:活动结束后,项目结束后,日常生活工作后;
如何应用:
1.需要保持的:活动中做的好的,以后继续保持。
2.需要改进的:活动中准备不充分的,后续改进。
3.需要开始的:哪些想法这次没有做的,以后可以开始实行的。
4.需要停止的:对活动不利的,需要停止的。
KiSS模型同样适用于个人成长领域。
四、PDCA复盘法
P (计划):供应链管理团队计划提高其供应商采购过程中的效率、减少错误数量以及提高采购质量。为此,他们计划开展一项供应商绩效评估项目,以及确定最佳的采购流程以及购买决策标准。
D (执行):团队首先设计并实施了一份绩效评估表,用于评估每个供应商的业绩。他们还审查了他们的现有采购流程,并使用业内最佳实践重新设计了每个环节的流程;团队还定期与供应商沟通,以讨论采购需求并发出定期的采购订单。
C (检查):采购业务的效率与质量都有所改善;然而,某些供应商在某些方面表现不佳,导致采购过程出现一些错误。团队意识到,他们需要更好地评估每个供应商,并且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其采购流程。
A (行动):
- 团队计划定期评估每个供应商的绩效,发现问题并快速解决。
- 团队将采购流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进一步细化并进行最优化。
- 团队将审查每个采购决策的标准,并进行改进,以确保采购决策的准确性和实效性。
通过PDCA复盘法,团队成功地提高了他们的采购效率和质量,并且他们还发现了一些问题并采取了有效措施进行改进。他们的下一个PDCA循环将在上一个周期的基础上继续拓展和完善。
五、GRAI 复盘法
-
项目总体目标完成,但超期1个月,项目投入达到230万元。 -
需求分析与设计阶段目标基本完成,但开发期出现技术问题导致进度延迟。 -
项目新增移动端App的开发,增加项目工作量与难度。
-
项目前期工作比较充分,但开发期技术问题判断不准确,导致项目进度推迟。 -
项目团队对新技术运用不够熟练,学习成本较高,影响项目速度。 -
项目新增移动App开发,工作量增加但进度未做调整,项目进度出现压力。
-
后续项目在方案验证阶段要加大技术验证投入,避免开发期出现技术问题。 -
项目团队在使用新技术前要提前针对关键技术点进行培训,降低学习成本。 -
项目进度安排要考虑工作量的变化,在工作增加时要及时调整项目总进度。 -
项目变更要严格控制,避免影响项目的进度与投入预算。